2025服贸会丨量子+AI!五大亮点!玻色量子上线1000量子比特云服务
9月10日至13日,2025 Inclusion·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盛大召开。大会由外滩大会组委会主办、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,并以“重塑创新增长”为主题,面向全球科技、金融与产业,构建高规格开放对话平台,呈现AI时代的技术趋势与科创生态实践,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。
大会包含开幕主论坛、40多场开放见解论坛、全球主题日、10多场Creator创新者舞台、近万平米科技展览、5000平科技集市、科技智能创新大赛与科技人才招聘会,投资人Meetup等特色互动环节,覆盖从前沿观点到产业对接的完整链路。此外,本届外滩大会邀请到16位院士和图灵奖得主,550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,带来40多场思想盛宴。嘉宾包括强化学习之父、图灵奖得主理查德·萨顿(Richard Sutton),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驱、图灵奖得主杰克·唐加拉(Jack Dongarra),《人类简史》作者尤瓦尔·赫拉利(Yuval Noah Harari),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、郑庆华、夏强,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等。
在这场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的盛宴中,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——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玻色量子”)作为唯一受邀的量子计算前沿硬科技企业,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模型惊艳亮相科技展览,成为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,向世界展示中国量子科技的硬实力。
大会现场
玻色量子展台
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模型
展台现场
2025外滩大会的科技展览面积近万平米,面向观众呈现了系统化的科技成果版图。集聚100+科技企业与实验室,展示300+项创新成果,带来15+全球首发产品或技术,并呈现20+高校科研成果与15+获得国际创新奖项的技术方向。展陈维度覆盖产业AI、区块链、金融智能体、数字新能源等板块。
玻色量子自研的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,是目前国内首个突破千比特规模、唯一可长时间稳定运行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,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、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更强的扩展性,在人工智能、通信、金融、医药、能源等行业实现了一系列成果突破,具有更大的实用化应用前景。
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是一种专用的求解伊辛模型的量子计算机,由光量子态制备、光量子存储器和测控一体机三个核心模块组成。基于Ising模型原理,利用光纤中的激光脉冲进行量子比特的制备,利用量子系统往基态能量进行衍化的过程来寻找最低哈密顿量(计算问题的最优解),具有极高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快速求解能力。相比于超导、离子阱等其他技术路线,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室温下稳定运行且花费的成本更低。
在量子算力优势上,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作为专用量子计算架构,能够并行遍历势能面并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,避免了经典算法在NP-Hard问题中因遍历指数级解空间而产生的计算瓶颈。实验表明,在处理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时,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在求解速度与能耗效率上相比传统冯·诺依曼架构可呈现数量级优势,为突破经典计算极限提供了新范式。因此,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具备以下四大优势:量子比特规模、运行环境、比特全连接、低能耗,可满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、金融等算力消耗极大的领域的实用化市场需求。
近期,玻色量子已重磅发布自研的全国首个量子玻尔兹曼机(Quantum Boltzmann Machine,QBM)及开源编程套件(Kaiwu-PyTorch-Plugin,KPP),巧妙利用了伊辛模型与玻尔兹曼机在数学上的等价性,以量子采样替代传统的Gibbs Sampling方法,大幅提升了玻尔兹曼机的训练效率,能够解决经典玻尔兹曼机因高复杂度而无法高效训练的难点,且已实现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算法框架的真机场景验证。
在量子计算生态建设方面,玻色量子高具前瞻性的开拓量子神经网络新范式。如同GPU加速向量运算促进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,量子计算机的全新计算范式为AI模型变革带来新契机——量子玻尔兹曼机神经网络,为“量子计算+AI”的发展提供全新可能性,这也是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神经网络先驱、玻尔兹曼机(Boltzmann Machine,BM)的提出者杰弗里·辛顿(Geoffrey Hinton)主张的方案之一。
当前,上海市正在抓紧推进量子科技的基础研究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产业链集聚。近期,上海市科委、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主办,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承办了“量子计算——从实验室走向场景落地”科技沙龙,汇聚了50余家量子领域科技研究机构及企业,玻色量子副总裁刘若辰作为企业代表参与圆桌会议。
专家普遍认为,面对量子计算产业化的关键窗口期,上海应尽快建立量子计算应用示范中心,以应用场景牵引技术迭代、产品熟化,通过培育生态蓄力产业动能,为量子计算“核爆点”的到来做好准备。玻色量子此次受邀参加外滩大会,正是上海构建“科学家+企业家+投资人”协同创新生态的一部分,以推动更多量子科技成果在上海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